关于推荐参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候选对象的公示
- 来源:组联部
- 2021-04-07
- 【字体:
- 大
- 中
- 小
- 】
- 打印
为全面总结“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树立一批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在2021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表彰一批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根据国务院残工委和省残工委文件相关要求,现将评选条件、推荐对象及其基本情况公示如下(公示期5天):
一、评选表彰条件
(一)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1.“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残疾人事业和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优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残疾人脱贫攻坚和残疾人小康进程任务全面完成,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当地政府残工委和残联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有效发挥,残疾人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工作责任落实机制不断完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各项工作持续创新推进,工作成绩处于全省前列。
(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1.“十三五"期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勇于开拓、甘于奉献,在残疾人脱贫攻坚和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等领域成绩显著、贡献突出。
2.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成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3.热爱残疾人事业,成为残疾人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哈尔滨市拟表彰推荐汇总名单
(一)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序号单位名称类别
序号 | 单位名称 | 类别 |
1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 地(市)级 |
2 | 南岗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 县(市、区)级 |
(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推荐单位 |
1 | 曹金颖 | 平房区残联理事长 | 平房区残联 |
三、推荐对象基本情况及事迹简介
(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残疾人事业以“全省当龙头,全国创一流”为工作目标,以“全心全意为全市55.6万残疾人服务”为宗旨,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不断强化残疾人事业保障机制,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及疫情常态化下的残疾人基本民生工作,全力改善残疾人生活,努力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圆满完成哈尔滨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哈尔滨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创新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把实现残疾人同步摆脱贫困、同步实现小康、共同走进新时代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题,以51357总体布局为统领,把践行精准化、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法治化理念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把践行新理念,实施“久助战略”,打赢“脱贫解困、服务提升、作风整顿”三大攻坚战,构筑康复、育人、环境、就业、维权五位一体助残服务格局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作为战略部署,推动全市残联系统工作步入新境界、开创新局面。残工委各成员单位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各司其职、同步协作、协调发展,在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就业增收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效果。
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5716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初期的6.31%下降到0。针对残疾人特点开展“强智立志、网络就业、集中就业、创业就业、辅助性就业、特困残疾人增收”六个残疾人专项扶贫行动。特困残疾人持续增收“4+1巴彦模式”在全省残联系统予以复制推广,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残疾人脱贫解困哈尔滨方案。26.2万余名残疾人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49.2万余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出台《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儿童救助年龄提高到10岁,标准进入国内最高的2万到2.4万水平。加强康复、托养、辅具适配4+1、3+1、2+1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建68家康复服务站、42家助残服务站,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康复服务13.5万人次,其中,基本康复服务9.1万人次,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4.4万人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和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4.05%和90.47%。为1.2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寄宿制和居家托养服务。着力加强残疾人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6%以上。累计投入321.4万元为全市2421名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资助,220余名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全面完成710余名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任务。实施育人服务“三百工程”,育人讲堂开讲337次,建立119个育人基地,树立起187个育人典型;在全市九区、九县(市)开展了168场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巡讲活动,将47个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整理形成报告文学,并编辑成册加以传播。组织编制《哈尔滨市无障碍系统化专项规划设计导则》和《哈尔滨市信息无障碍专项规划设计导则》,成为国内城市中首个同时编制无障碍领域“两个导则”的城市,使环境服务在国内城市中率先步入依标建设和改造的新境界;新建各类公共建筑全部建设了无障碍设施,80%的既有建筑完成了无障碍改造,累计为近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为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实施“爱得其所”无障碍改造,让千余名残疾朋友受益。加强就业引导,开展菜单式培训,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就业服务,强化就业保障,为1290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累计培训残疾人4715人,推荐残疾人就业306人,扶持自主创业1105人;市残联就业中心被中国残联授予“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称号。把工作重心从信访维稳回归到维权服务上,及时准确掌握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稳步提高福祉,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推动全市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屯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站;向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239件,减免费用68余万元;接听理事长电话4650个,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1340件。
(二)南岗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南岗区现有持证残疾人21198人,“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投入事业经费1.3亿元。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的工作目标,筹资3800万建设3220平方米的高水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南岗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出台多项精准惠残政策,为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投入93万元,提供临时救助9.2万元,发放物业费补贴款213万元,发放扶贫物资670万元,投资340余万元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配备了康复器材。全面完成残疾人康复、就业创业、无障碍改造任务,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费36.6万元,投入56.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置换了机动轮椅车,为残疾人发放驾驶证考试一次性补贴185.6万元。投入516万元,为860户农村和城市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投入教育救助资金78.3万元,发放护理补贴和困难补贴2700万元,为765名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发放托养补贴费268.6万元。开展职业培训3120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1860人,扶持409人自主创业,发放补贴资金122万元。
“十三五”期间,南岗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以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为目标。以“五新”带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为主线,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不能少”的良好工作基础。
(三)曹金颖:女,汉族,1966年生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任平房区残联理事长至今已8年有余,是目前哈尔滨市残联系统在职时间最长的理事长。8年来,年近55岁身材瘦弱的她用热心、爱心、耐心、诚心点亮残疾人生活的希望,她以实现推进残疾人事业精准化、专业化服务为目标,采取区街联合、部门协作、合力攻坚的方式,开创了残疾人服务体系新格局。她不断开拓视野思维,让创新融入残疾人工作的血脉之中,成功组建了“平房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康复托养综合服务中心”;延伸基层组织建设,设立了哈达村残协工作站和残疾人之家;创新打造了博能助残洗衣店、平房区辅助性就业基地等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依托区内医疗机构成立社区康复服务联盟,构筑了“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2020年携手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全力打造了集“管理、服务”于一体、功能适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残疾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推进了智慧残联建设,努力实现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呵护。她以务实肯干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思路视野推动了“十三五”时期平房区残疾人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得到了省、市残联的高度好评和区委、区政府的表彰肯定,区残联荣获哈尔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博能集团董事长贾秀芳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她本人2018年荣获哈尔滨市优秀残疾人工作者标兵和平房区2017、2019年度优秀公务员。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2021年4月7日